武汉理工大学尤雅教授课题组
武汉理工大学尤雅教授课题组
通栏图片
通栏图片
课题组简介 MORE>>

6383479726348954092274112.png武汉理工大学尤雅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以及极端条件下二次电解液的设计与开发,课题组组长尤雅博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材料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获“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突出成就奖”、“强国青年科学家”、2023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发表学术论文共计60余篇,总引用8000余次,H-index为41。课题组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不少突出成果。

新闻动态 MORE>>
成果进展 MORE>>
  • ACS Energy Lett|重构氢键网络,实现3.5V高能量、长寿命水系钠离子电池
    · ACS Energy Lett|重构氢键网络,实现3.5V高能量、长寿命水系钠离子电池 水系钠离子电池(ASIBs)以其高安全性、低成本和快速充电等优势,显示出作为电网规模能源存储系统的极大潜力。然而,低浓度水系电解质(水包盐电解质,SIWEs)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ESW,≤2.5 V)狭窄,导致ASIBs的能量密度低和循环寿命差。
  • 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过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实现对宽温钠离子电池的温度响应溶剂化
    · 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过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实现对宽温钠离子电池的温度响应溶剂化 在极端条件下运行的可充电电池通常需要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非凡的耐久性。然而,由于在高温/低温下性能迅速下降,当前电池技术的温度范围相当有限。电解液作为连接电池所有组件的“血液”,在决定电化学性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极端温度下。
  • Advanced Materials|空气稳定的钾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的富钾尖晶石界面研究
    · Advanced Materials|空气稳定的钾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的富钾尖晶石界面研究 钾离子电池(PIBs)因其在地壳中的丰富资源而被视为商业锂离子电池的经济可行替代品,特别适合大规模储能应用。然而,PIBs中的K+含量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KxTmO2)正极材料,尽管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的优点,却因层状结构容易与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空气稳定性差。这种反应在空气中暴露时会迅速提取K+,形成覆盖在表面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损害正极性能,降低初始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Joule|高熵电解质用于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工作
    · Joule|高熵电解质用于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工作 随着电池应用的快速扩展,对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压、快速充电等)运行电池的需求不断上升。电解液是电池中的关键成分,其性能对电池性能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根据电解质的一般设计原则,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运行似乎是不可行的。
工作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道珞狮路122号  邮箱:youya@whut.edu.cn
Copyright © 2023- 武汉理工大学尤雅教授课题组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2024094216号-1
keywords:尤雅课题组 尤雅课题组